
Business School
商学院
手机:13521943680
电话:010-62904558
12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2018年就业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新东方厅举办,对学校年度就业工作进行总结,并交流院系就业指导经验、表彰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校党委书记陈旭,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副校长杨斌,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等出席。
会上,材料学院2008届毕业生,现任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处处长的刘新新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言,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的工作。我叫刘新新,现就职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管理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我于2004年考入材料系,2008年本科毕业后开始工作。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哈尔滨电汽集团,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电力装备制造的第一。哈电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陆续出台了“首席专家”,“五菱英才”、“百名优才”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近几年也不断有清华校友来哈电工作,目前哈电集团有清华校友35人。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多,但是我们的成才率非常高。其中35人中,中管干部三人,其他部门级中层及以上干部八人。在重要岗位上担任职务的校友越来越多,这无疑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些岗位上,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校友的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17人,30到50岁3人,35岁以下15人,呈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这说明哈电在清华的人才引进上有断档,而这一年龄差也和电力装备市场的波峰波谷情况恰好吻合。当前装备制造业进入严冬,更需要有我们清华人的新鲜血液注入,所以也希望母校能够在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其实我选择回哈尔滨工作的原因很简单,我是靠唐仲英奖助学金才得以完成的学业。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唐仲英老先生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我希望可以回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只是不曾想过,这一干就是十年。
在基层工作的8年里,我完成了很多工厂需要研发的课题,工作很充实,收获也很大。说实话,回想起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待遇低、又地处北方,看到同学们的风光,他们有的出了国,有的在外企,自己也很有压力,也有点不平衡。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单位不断地赋予重任,自己也就有了成就感,就想好好得干下去。
从一名材料工程师成长为一名央企的中层管理者,感谢母校的培育,让我在进入社会时有了第一个起步资本。感谢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关注。十年间陈旭老师三次来哈电调研并与校友开展谈心谈话,这对我们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更要感谢的是哈电集团这个央企的大舞台,让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
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感受:
一、发展比高薪重要。其实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都会有困惑,是去国企还是外企,是去当公务员还是干脆自己创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但我的体会是——不要看眼前的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你的工作。
今年正值我们四字班毕业十周年,我也和很多同学一起小聚,促膝长谈。奋斗了十年,同学们的境遇各不相同。其实大家都过的很好,都不用担心物质生活。但是有的同学,他们在私企、外企的待遇虽好,却很难接触到核心技术,总觉得事业发展不顺,反而转向了羡慕起一门心思在国企干了十年的我。
十年前大家聊的是:“你在哪家公司,收入多少钱。”而十年后,却变成了“你从事哪个行业,是什么样的职务和社会地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高薪虽能够满足前三个基本需求,但却不一定能够带来尊重和自我实现。所以自我实现是最高的需求,也是最持久的动力。
二、平台比地域重要。今年我被评为“2016-2017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碰巧在826名获奖选手当中,还有一名材料系四字班的同学。他在博士生毕业后,进入海南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现任化环所所长。我们两个人一个在祖国的最北方,一个在祖国的最南方,获得同一份荣誉都很感慨:我们工作的地方没有北上广的繁华,没有地域上的优势,但是在国企的大平台,让我们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我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天赋,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干事业的大舞台。
三、耐得住寂寞最重要。比起选择,坚持更重要。基层工作往往都是繁杂的,搞工程研究也往往都是辛苦的,虽然材料只是汽轮机的辅助专业,我所做的工作也都是配合汽轮机的设计和生产,但也正是材料的瓶颈制约了高参数汽轮机的设计工作。因此我们更要做好材料研发,为设计扫清障碍。
2016年为了研究一种可磨耗涂层,提高机组效率,我带领技术人员天天在车间泡着,因为设备紧张,我们只能在工人停止结束(工作)之后半夜加班,以不耽误生产进度,终于熬了2个月最终攻破了这项技术,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几百万元的成本。我想,在一个岗位上想做出点成绩,就必须要沉下心来,俯下身去,要耐得住寂寞,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的深刻含义。
最后,预祝母校越来越好,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带着学生们多来哈尔滨、来哈电参观指导工作,谢谢大家!